前幾天逛到 fnac 法雅客,看到幾本書,讓我有了些感觸。

如果,在這幾個情境下,若是變個一個小小的環節,現在的我,可能就過著如蝴蝶效應般截然不同的生活也說不定呢!

第一本書:品格決勝負:未來人才的秘密



這本書,翻了一下目錄,大致是在介紹在兒童時期的孩童們人格培養的重要性,以及一些方法。

這讓我想到國小三年級的時候,那時正值青溪國小出現,學區重新劃分的時候。只隔了一條街,小三的新學期,就在完全陌生的環境開始了國小的新生活。我還記得當時的國小導師名稱:洪婉玲。那時似乎還是新鮮人的她,熱忱而有活力,小朋友都非常喜歡這個老師,我們都當她是「愛的教育」的模範老師。

在這個小學時期,我竟然會做壞事--「偷竊」!

我偷老媽放抽屜中的錢,拿去買漫畫、零食,或者跑到當時的來來百貨四樓去玩電動。夜路走多了,被我媽發現的時候,想必是一頓打、罵,當時我媽還氣到把這件事情寫在聯絡簿上知會老師。同一陣子,老師恰巧開始進行家庭訪問,於是在經過讓我如坐針氈的一場家庭訪問後,我的心理就如同埋了一層陰影,非常害怕老師將這件事情告知同學,或者在學校受到老師的特別對待……

我還記得老師當時的樣子,還有她的態度。過了那陣子家庭訪問的日子後,老師宣佈我,
以及另一位女孩子〈沒記錯的話好像叫做余姿蔷吧…綽號魚子醬!),當作她的私人小秘書,讓我們幫她進行一些班級的瑣碎、卻又不隸屬於其他幹部的事務。因為這個機會,也有更多的時間是單獨與老師相處的,這段時間內聽老師說了很多話,慢慢的開導下,給了我很多肯定。循循善誘下,我不曾再偷過家裡的錢。〈這件事情一直到國小畢業,老師並未讓任何人知道〉

現在回想起來,如果在那段時間,老師真的如同我媽說的:「在學校將他看緊一點,要嚴加管教!」而老師如印象中的傳統嚴厲老師一般,公告同學或者對我進行特別的管教的話,或許當時會使我籠罩在罪惡感與同學的嘲笑中,現在的我,可能會留下不少反社會人格的後遺症也說不定!

例子似乎是蠻小的一個點,我卻已是一輩子忘不了那老師對我的肯定了!所以,雖然短期內不會有生兒育女的需要,但想把這本書推薦給我最小的舅舅、舅媽們,他們有對小二、小一的可愛小正太、羅莉(如圖),讓他們稍微參考一下,希望對小孩子們的教育有用囉!

第二本待續..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joj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