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,是用來PO給補習班的「考上學生資料登錄」時,不知不覺寫了洋洋灑灑快兩千字的一篇心得感想。

大概是因為鎖定目標寫給「補習班想考商科的學弟妹」,所以對於自己系上的資工學弟妹可能不見得有多少作用。或許有些觀念可以受用吧,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很適合拿來當樣本的一個範例,不過我認為針對過程的檢討、針對這幾科目準備的心得、以及考試期間、考試中的一些小心法,其實還有值得參考的部份,說見仁見智囉!

【考取心得或感想 碩士研究所】

雖然我是就讀資工系的學生,卻因為在大學期間的種種歷程、主辦籌備活動的經驗後,對自己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……

「我想要做與人接觸的工作、我想要好好發揮我的特質、並成為科技產業中的超級業務員」,這是我所設立的目標。於是決定轉考商管的研究所,並且以科管、企研等方向,視為考取研究所的目標,並且以理工科的背景,挑選了管理學、經濟學兩科企研主科,搭配競爭較不激烈的「微積分」來當作我的選考科目「經管微」。補充一點,除了這些選考科目以外,有些學校尚有英文、中文等考科,所以雖非補習科目,自己仍有養成習慣的接觸著英文。

在填寫這一份表格的時候,我是已經有一些榜單榜上有名、也有一些還沒有確定。分別是「中興科管甲組-備取第六」(管理學、微積分)、「師大工業教育系科技應用管理組-正取第五」(管理學、英文)兩個已經確定的榜單,以及「實踐企研初階段通過」(經濟學、管理學)、「世新企研初階段通過」(僅考管理學)兩間還需要口試的學校。

以我考試的結果來看,其實勉強算是差強人意,前面放榜的幾間交政成正都是名落孫山,在失望的擔心自己會落榜的同時,後面就連中四元,陸續都在一、二階段的榜單上看到了我的名字。

以我暑假開始一口氣補「經、管、微」三科(相當於暑假期間一週有22學分的上課時數!),努力的將所有課程上過一遍、並完成了第一次版本的筆記;到秋季班時,管理學的部份是延續著上了管理學個案、及花錢上了題庫班、並持續暑假組成的管理學讀書會研討,微積分的部份是回鍋再次重聽了秋季班的課程,並進階的整理了微積分筆記。這一個學期,量大又重的經濟學簡直是完全放棄了一般,只有將暑期筆記從頭複習了一遍而已。一方面是因為本人資工系的關係,大四上幾乎將剩餘時間全部投入了系上的畢業專題中,補習外的夜晚都在專題實驗室寫程式的關係,對於研究所考試也只能用力的抓起。

考試結果陸續放榜後,針對自己的各科程度做個分析。我的微積分應該是屬於中等程度,每次考試的基本題型大致OK,沒辦法拿來贏人、卻可以讓我保持與對手的距離;我的經濟學的部份有點慘不忍睹,不過還好基礎理論都很熟練、以及自己報考需要經濟學的學校並不多,所以對我前面的落榜有些影響、卻在實踐的考場上拿了個還OK的分數;英文的部份,大概是高中基礎仍然很紮實、再加上大學期間其實對英文仍有些興趣,憑藉著「偶爾」的閱讀Time Express、Student Post,以及觀看一些無字幕的美國的實境節目,所以英文都還可以小贏對手,讓我撈到了一個師大;我的管理學,應該是我在這段期間內投注最多的心力、以及有持續的「抱在身邊」,讓自己藉著看經濟日報、閱讀雜誌、讀書會的討論、以及管理學作業的準備,培養起了解題的Sense,讓我可以在每一間的管理學都拿到非常高的分數。在我的印象中,給分最吝嗇的中正大學,雖然我沒有被錄取,查詢了分數落點後,竟是分組的管理學榜首(結果微積分爆掉……囧)!世新今年出的是英文個案題,托張承秋季免費加開的個案課程,讓我在僅考管理學一科的世新拿到了「90分」!其他學校的管理學分數,也大致都維持在一個「光靠這科可以贏大部份對手」的水準。

除了以上的經驗分享以外,若要說給學弟妹什麼建議,我應該也還不到什麼榜榜提名的那種金玉良言可以提供。不過檢討自己後,準備考試的心得中倒是有一點可以分享:

1、首先,就是要先確定自己的目標,這樣你才不會在研究所報名時有任何疑惑。請先問問自己是人云亦云的來到這裡、還是「你真的想當個MBA」?

2、最好是不要缺席任何一堂課。在我暑期三個月相當於22學分的日子內,跑去墾丁玩了4天,雖然事後有補抄筆記,那幾天所教的微積分卻成了我考試的致命傷。

3、經濟學要做熟理論&題目、微積分要多算、管理學則是要多寫作業&多看些相關的報章,像我,除了「必備的管理學回家作業」也寫了半本厚厚的筆記以外、就是連續看了半年多的經濟日報、以及挑選了順應自己背景的「數位時代」雜誌來看,這讓我在越來越有創意的各種考題中,都可以有信手拈來的個案&例證或方法,來讓我的管理學答案更豐富。

4、最後,在考場上的部份,僅提供管理學考試時,本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:「先別急著動筆寫」。寫過模擬題的人都知道,每篇管理學都要寫到足夠的量,管理學的考試時間就顯的分秒必爭,但倘若你讀完題目就急著下筆,那你也只會淪為「很好改、很沒新意」的程度答案,因為你若少了時間去思考,你也寫不出多麼有深度的答案。建議發考卷後,每題都看過一遍,並且每題都花個1-2分鐘迅速、快速的再腦袋中Run過各種解題構面、方向後,再挑一個「你認為最有把握、最能差異化」的版本動筆,並且「字句珠璣」,不要長篇大論或太多贅字。「答案的量與分數不見得成正比,重要的是答案的密度」。

不知不覺真的寫到快2000字了,這只是本人的一點心得,要考的比我好非常的容易,你們一定很多人能夠擁有如台政交成般更漂亮的榜單;而要完全榜上無名,可能也是一線之間而已。共勉之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joj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